第248章 绝杀招(1/2)
第一幕:藏雷霆
丞相府,东山堂。 连日的阴雨终于停歇,几缕稀薄的阳光透过窗棂。
照亮了空气中浮动的微尘,却驱不散,弥漫在堂内的凝重气息。
案头堆积的、要求暂停土断、弹劾北府军的奏书,似乎比昨日,又高了一叠。
谢玄侍立一旁,眉宇间焦灼与愤懑交织。
士族联合反扑的浪潮,比他预想的更为凶猛。
米价虽因官府开仓平粜,和几家“善心”士族施粥,而略有回落。
但那不过是表面文章,汹涌的暗流和指向谢安的恶意指责,并未停歇。
北府军在外备边,却在内被诋毁为“耗粮巨蠹”,这口气他实在难以咽下。
“叔父,难道就任由王珣、庾弘之他们如此颠倒黑白,步步紧逼?”
“我北府将士闻此谗言,军心岂能不乱?”谢玄的声音,带着压抑的火气。
谢安端坐案后,神色平静,如古井深水。
他正在翻阅的不是奏疏,而是一卷看似普通的账册。
指尖缓缓划过纸面,偶尔停顿,若有所思。
“玄儿,可知为何静水之下,往往暗流最急?”
谢安忽然开口,声音舒缓,却自有一股,定人心神的力量。
谢玄一怔,摇了摇头。
“因为水面愈静,水下积蓄的力量便愈足。
一旦寻得突破口,其势便愈是不可阻挡。”
谢安抬起眼,目光深邃,“退一步,有时非为怯懦。”
“乃为看清何处是礁石,何处是淤泥,何处…是可一击而溃的蚁穴。”
他轻轻推过,那卷账册:“看看这个。”
谢玄上前接过,翻开一看,瞳孔骤然收缩。
这并非普通账册,而是一份极其隐秘的档案记录。
上面详细记载了,数个家族近些年来,通过非法手段兼并土地、隐匿人口。
偷漏巨额赋税、甚至与地方官勾结操纵漕运、囤积居奇的铁证!
其中涉及的,钱粮数目之巨,触目惊心。
而档案的开头几个名字,赫然正是此次,带头攻讦最凶的几家。
并非王珣、庾弘之,这等顶尖门阀的直系核心。
而是他们家族中,在地方上掌实权、行为最不检点的旁支子弟。
以及几个跳得最高、依附于他们的,寒门酷吏和粮商巨头!
“这…这是…”谢玄震惊地抬头。如此详尽致命的黑材料,叔父是从何得来?
“常璩先生,熟知各方内情,隐居蜀地多年,却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
谢安淡淡道,“他遣人送来的这份‘礼物’,可谓雪中送炭。”
就是那位曾着《华阳国志》、历经成汉兴衰、洞察世情的老人!
他虽不在朝堂,却以其独特的方式,关注着天下大势。
显然也对目前士族毫无底线、只顾私利的反扑,看不过眼。
选择了站在,力图维持局面的谢安一边。
“叔父是要…”谢玄的心跳加速。
“打蛇打七寸,锄草要除根。”谢安的语气依旧平静。
但眼中已闪过一丝,凛冽的寒光,“全面开战,非智者所为。”
“但若放任几只,最聒噪、最贪婪的恶犬狂吠,甚至会带坏整个猎群。”
“此时,需施以辣手,杀一儆百。”
他的策略清晰无比,不直接攻击王珣、庾弘之等领袖人物,那会引发全面战争。
而是精准地,斩断其最嚣张、罪证也最确凿的爪牙和马前卒。
以此雷霆手段,昭告天下,谢安并非无力反击,只是顾全大局。
土断可缓,但底线不容触碰,谁若想趁乱渔利、裹挟民意、动摇国本。
就要做好,身败名裂、家破人亡的准备!
“立刻将此卷副本,秘密送达御史台李允手中,他知道该怎么做。”谢安吩咐道。
“其余副本,妥善保管,何时发动,如何发动,我自有安排。”
“诺!”谢玄精神大振,紧紧握住那卷账册,仿佛握着一柄无形的利剑。
他方才的焦躁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期待复仇的快意。
谢安看着他,补充道:“记住,此事需绝对机密。发动之前,一切如常。”
“对外,我仍是那个‘被迫’退让、忙于平息米荒、焦头烂额的丞相。”
“北府军的备战,更要加紧,绝不可有丝毫松懈。真正的底气,永远来自实力。”
“侄儿明白!”谢玄躬身领命,快步离去,脚步沉稳而充满力量。
谢安独自留在堂中,目光再次投向窗外。
阳光稍稍炽烈了一些,照亮了他鬓角,新添的几丝白发。
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这乱世之中的平衡之道,残酷而必要。
他并非嗜杀之人,但为了保住,这江东残局。
为了那渺茫的北伐希望,有些脏手的事,必须去做。
第二幕:御史谏
数日后,光华殿大朝会,气氛依旧压抑。米价问题虽稍缓,但并未根本解决。
以王珣、庾弘之为代表的,士族官员们神态自若。
脸上或多或少,带着一丝得色,似乎认为谢安已然屈服。
王国宝站在班列中,眼神闪烁,不知又在盘算着什么。
晋帝司马曜高踞御座,脸色在冠冕旒珠下显得更加苍白憔悴,眼神游离。
显然对朝议毫无兴趣,只盼着早点结束,回他的华林园,寻求“忘忧”的仙境。
就在朝议进行到一半,讨论一些无关紧要的礼仪琐事时。
御史中丞李允,一位以刚直着称、却常年被边缘化的官员。
突然手持笏板,大步走出班列,扑通一声跪倒在御阶之前,声音悲愤而高亢。
“陛下!臣李允,有本启奏!泣血上陈!”
“弹劾光禄大夫周札、会稽郡丞庾明、吴兴豪商沈充等十数人。”
“他们结党营私,罪大恶极,恳请陛下明正典刑,以谢天下!”
满朝文武顿时愕然!周札是王珣夫人的族弟,庾明是庾弘之的堂侄。
沈充更是建康有名的粮商巨头,与众多高官往来密切。
李允这是疯了不成?竟敢同时弹劾,这么多背景深厚的人物?
王珣、庾弘之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王国宝也眯起了眼睛,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
司马曜被这突如其来的高声,惊得一愣,烦躁地挥挥手。
“又…又是何事?琐碎之事,交由有司办理即可…”
“陛下!此事绝非琐碎!”李允猛地抬起头。
额角竟真的因用力过猛,而磕出血痕,鲜血顺着脸颊流下,显得异常悲壮。
“周札等人,所犯乃十恶不赦之罪!”
“其一,仗势欺民,非法兼并民田超万顷,致使数千百姓流离失所,饿殍载道!”
“其二,勾结漕运官吏,操纵粮价,囤积居奇,致使京畿米贵,民怨沸腾!”
“其三,隐匿人口逾千户,偷漏国家赋税,中饱私囊,其数额之巨,骇人听闻!”
李允一条条、一桩桩,慷慨陈词,将周札、庾明、沈充等人的罪状,详细道出。
时间、地点、涉及人物、钱财数目,无比清晰确凿,显然掌握了极其充分的证据!
朝堂之上,鸦雀无声,只有李允悲愤的声音在回荡。
不少官员听得脸色发白,冷汗直流,因为他们多多少少,也与这些事有些牵连。
王珣和庾弘之的脸色,由沉转青,又由青转白。
他们终于明白,这不是李允发疯,这是谢安的反击!
谢安没有直接攻击他们,却精准地砍向了,他们阵营中最薄弱、最肮脏的环节!
周札、庾明等人的所作所为,他们并非全然不知,甚至默许纵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