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模块(2/2)
王莽接过咖啡,对助理说:“替我谢谢阮董,让她放心,数据分析模块下周就能给TVB提供测试数据,不用她操心。”
助理点点头,又对李工说:“李工,阮董还让我带话,希望系统能支持TVB剧集的宣发数据对接,比如《卧底》的播放数据能同步到系统,引导院线排片,您看能不能实现?”
“没问题!”李工笑着回答,“我们正在开发‘IP联动’功能,TVB剧集的数据导入系统后,能自动匹配相关影片的排片,比如观众看了《卧底》剧集,系统会推荐院线的《卧底前传》电影,后续还能支持会员积分兑换剧集周边,增强用户粘性。”
阮梅的助理离开后,李工继续演示系统功能:“王总,您再看售票系统,现在支持线上购票和会员积分兑换;用户在飞天院线官网下单后,系统会发送短信验证码,到门店扫码就能取票;会员每消费1港元积1分,100分能兑换一张免费电影票,积分数据会实时同步到所有门店,不会出现跨店无法使用的情况。”
他打开飞天院线官网的测试版,页面上显示着香江各门店的排片信息,点击“铜锣湾门店-《功夫2》点映场”,就能选择座位、填写个人信息、支付购票,支付方式支持信用卡和港元转账,“后续我们还会接入内地的移动支付(2006年内地主流为短信支付、网银支付,按史实设定),方便内地观众购票。”
天养义在旁边补充:“老大,数据分析模块是重点,我们导入了2005年飞天院线500万观众的观影数据,能统计观众的年龄、性别、观影偏好,比如20-30岁观众占比60%,偏好动作片和剧情片;这些数据会每月生成报告,给TVB的剧本创作提供参考,比如观众喜欢‘卧底’题材,TVB就能多拍这类剧集,形成‘剧集-电影-院线’的联动。”
他翻开笔记本,指着其中一页:“比如2005年《卧底》剧集播出后,飞天院线的《卧底前传》电影票房增长了30%,要是系统能提前分析出‘卧底’题材的热度,就能更早调整排片,进一步提升票房。”
王莽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突然想起一个问题:“李工,内地影院大多采用中影集团的数字放映标准,我们的系统能兼容吗?要是不能兼容,内地门店就没法用,A股上市时会影响资产估值。”
李工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他走到服务器旁边,打开一个文件夹,调出一份文档:“王总,这是我们做的兼容性测试报告;目前系统还不能完全兼容中影标准,主要是数据接口和加密方式不一样,需要和中影集团技术部对接,获取接口权限;初步估算,需要额外投入800万港元研发费用,包括技术人员薪资、设备采购、测试成本,预计3个月能完成适配。”
“800万港元?”天养义皱起眉头,“会不会太多了?我们2005年的科技研发预算才1500万港元,这一下子就占了一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