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月亮崇拜少司命 > 第228章 清梦压星河

第228章 清梦压星河(2/2)

目录

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瑶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扮演一个温柔似水的角色。对于穆莫离,她无法展现出丝毫的强势,因为她深知,穆莫离的智慧犹如深邃的海洋,源自于他对婚姻的透彻理解。穆莫离在一个亲情匮乏的家庭中成长,这使得他在内心深处更加珍视自己和少司命的感受。或许他会认为自己在多数时候都果敢决绝,甚至比女人还要理智清醒。通常而言,对于一份感情和婚姻,他更容易因为不甘委屈自己而选择放弃。这种行为让瑶瑶如坐针毡,因为这使得他们之间更像是在相互猜疑。尽管他们都尚且年轻,却仿佛已经历经了无数风雨,唯有如此,方能促使他们茁壮成长。瑶瑶常常感慨生活中缺失了某些至关重要的元素,譬如真挚的爱情,亦或是一个能够坦诚相待的挚友。然而,在这座繁华都市里,对于情感世界的追求几乎成为了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人们都如同变色龙一般,戴着一层又一层的面具生活,谁也无法窥视到那面具之下,真实的面容究竟是何模样。甚至连悲伤都可能是一张虚伪的面具,令人真伪难辨。长期与文字为伴的瑶瑶,早已疲惫不堪,她实在不愿再去周旋于那些形形色色的人之间,并且还要依据对方的不同而戴上不同的面具。这种生活犹如千斤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的内心依旧如棉花般柔软,善良如初,可对她来说,对家乡的思念已逐渐演变成对那段天真烂漫、充满欢声笑语的往昔生活的深切缅怀。人在饱经沧桑后,灵魂就恰似被磨砺得坚硬如铁,经历得越多,这层“铁”便越厚。她深知,自己必须寻觅到一个能让疲惫的灵魂得以栖息的港湾。

风驰电掣般向西疾驰的 xc 列车,宛如一条钢铁巨龙,在湛蓝高远的天空映衬下,显得格外渺小。它在广袤的平原上缓缓前行,从高空俯瞰,恰似一个快速移动的铁质玩具。瑶瑶深深地吸了几口客车里的清新氧气,顿觉心情犹如被春风拂过的湖面,轻松了许多。中国的火车,犹如一部承载着丰富多样社会文化的百科全书,这些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许多作家都喜欢在这样的火车上,对人世间的种种滋味展开无尽的遐想。而与瑶瑶一同踏上 xc 之旅的,正是一位青年作家。此次他前往 xc,是为了采风,为下一部即将在报社出版的作品寻找灵感的源泉。每当瑶瑶与这位青年作家交谈时,总会有一种恍惚的感觉,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学生时代。因为他的形态和热情,与学生时代的莫离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如出一辙。然而,与莫离那俊朗的外表相比,他的外貌却如同平凡无奇的沙粒,毫不起眼。通常情况下,人们会戏谑地将从事文字工作的男子形容为“臭豆腐”,意思是说他们的外表和形态看上去可能并不出众,但只要细细品味,就会发现他们其实如同一坛陈年老酒,越品越香,深受大众欢迎。“翟辛,高原的景色是不是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给了你无尽的灵感啊?你都已经写了这么多了。”瑶瑶看着翟辛专注于写作的样子,不禁开口问道。翟辛听到瑶瑶的声音,如同被惊扰的飞鸟,这才停下手中的笔,从背包里取出一瓶水,拧开瓶盖,如同久旱逢甘霖的旅人,大口地喝了起来。他一边喝水,一边将目光投向车窗外的风景,仿佛自己已经与那美丽的景色融为一体,完全沉浸在了自己文字的海洋之中,完全没有意识到车厢里还有其他人的存在。

瑶瑶见状,轻声提醒道:“翟辛,你也该休息一下了,莫要累垮了自己。”然而,对于一个作家而言,灵感一旦被激发,就恰似脱缰之野马,难以羁勒。此时的翟辛正处于创作的巅峰时期,他的脑海中如泉涌般不断浮现出各种新奇的想法和情节,根本无暇他顾。翟辛乃新生代之年轻作家,其文字功底虽稍显逊色,然却以其新锐之思想及对现实之辛辣讽刺而备受读者青睐。然时光荏苒,他渐觉自身灵感如潮水般退去,才华中亦暴露出后劲不足、底子不厚之弊病。虽其已将社会之各个角落皆讽刺殆尽,但此讽刺似亦渐失原有之力量与深度。为达此目标,他决意改变自身之创作思路,尝试踏上一条迥然不同之文字征途。此次 xc 之行,恰为其为达此目的而展开之探索之旅。然虽其思维如脱缰野马般疾驰,然其笔力却难以与之相称,难以将此纷繁复杂之思绪转化为生动而有力之文字。此令其深陷困惑之泥沼,仿若迷失于迷雾重重之森林中,寻不见出口。他渴盼于文字之世界中觅得一种全新之写作方式,一种能够突破自身桎梏之法门。然每一次尝试新之写作风格,皆会遭遇更多之挫折与困厄。此次 xc 之行,翟辛不仅为寻觅新之写作灵感,更为探寻自己灵魂深处之瑰宝。而瑶瑶,则是怀揣着对瑶瑶之牵挂与忧虑,悄然前来探望她。瑶瑶并不知晓,这个因穆莫离而历经诸多磨难之女子,现今之生活状况究竟如何。她唯有在心中默默祈祷,愿瑶瑶能坚毅地直面生活之种种磨难。

在漫长的旅途中,翟辛和瑶瑶如候鸟般辗转乘坐火车和汽车,穿越了广袤的青藏高原。这片壮美的土地,宛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他们眼前徐徐展开。高耸入云的雪山,宛如擎天之柱,直插云霄;辽阔无垠的原野,恰似无垠的绿色海洋,波涛汹涌;淳朴善良的藏民,恰似那高原上盛开的格桑花,质朴而又美丽;而那湛蓝如宝石般的天空,仿佛是大自然用最纯净的色彩绘制而成,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仿佛能够忘却所有的忧虑和痛苦。在这样的环境中,那些曾经的伤痛、生命的无知与可悲,以及心灵里失落的东西,都如过眼云烟般渐渐消散。天高地远,人在其中,仿佛与天空无限接近,心灵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和舒展。雪山、藏民、原野,所有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丽画面,成为了人生经历中最璀璨的篇章。在拉萨附近的一个小小的村落里,这里的人们生活简单而淳朴,他们脸上的高原红,恰似那熟透的苹果,透露出一种可爱的质朴。瑶瑶背着背包式的行囊,犹如一位孤独的行者,行走在这个陌生的地方。翟辛则手持数码摄像机,犹如一位专注的画家,记录着这一路的风景。瑶瑶围着一条大大的围巾,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仿佛想要将内心的不安和矛盾深深地掩埋。她的步伐显得有些沉重,恰似那背负着千斤重担的骆驼,疲惫不堪。然而,她的旅伴对她的心情却视而不见,只是如痴如醉地专注于拍摄周围的美景。瑶瑶的内心充满了矛盾,这些矛盾就像那千丝万缕的蜘蛛网,让她感到困惑和无奈。

在一间低矮的藏族房子里,瑶瑶宛如一颗孤独的星辰,与一家藏族农民共同生活。这家人对她犹如春天的阳光般温暖,接纳她就像接纳一个失散已久的家庭成员。村长更是对瑶瑶关怀备至,让她如沐春风,感受到了家的温馨。尽管瑶瑶的脸色依旧如白纸般惨白,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劳作锻炼,她的身体已经变得如青松般挺拔,稍微壮实了一些。然而,她那少言寡语的性格,就像一潭静水,总是显得无比顺从,仿佛是一个乖巧的孩子。她对藏语的掌握程度,犹如那夜空中的点点繁星,仅仅能够听懂一些简单的句子。在与他们交流时,她完全依赖于这家的翻译,就像一艘迷失在海洋中的船只,只能依靠灯塔的指引。不过,她也有自己的闪光点——她可以如春风化雨般,教授这个家庭的孩子们汉语。如果说瑶瑶最大的改变是变得娴静了,那么她更大的变化则是开始渐渐遗忘了她对于杜心蕊以及被李司辰所给予的屈辱经历。那些曾经如噩梦般缠绕着她的痛苦回忆,似乎正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散,如那清晨的薄雾,渐渐淡去。在那座低矮的民房前,瑶瑶宛如一朵静静绽放的雪莲,静静地站着。突然,一个可爱的藏族小孩如一只欢快的小鹿,从里面飞奔而出,嘴里喊着瑶瑶听不懂的藏语。小孩一见到瑶瑶,便像见到了心中的太阳,欢快地跑向屋子。过了一会儿,瑶瑶从屋子里走了出来。此时的她,身上穿着传统的藏族服饰,头上戴着精美的头饰,恰似那高原上盛开的格桑花,美丽而独特。她的美丽与之前相比,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韵味,仿佛是从远古走来的仙子。

瑶瑶和瑶瑶对视着,时间仿佛被定格,犹如一幅静止的画卷。终于,瑶瑶率先打破沉默,宛如黄莺出谷般说道:“瑶瑶,你好吗?少司命来看望你了。”“如果你坚信你所目睹的一切,那么少司命自然安好,那你又何必至此呢?”瑶瑶面带微笑,如春风拂面般将瑶瑶请进屋子,随后轻轻地合上了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