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血泪葫芦弯 > 第第15章 工人遣返

第第15章 工人遣返(2/2)

目录

当专车嘎吱停在东山旅游区工地宿舍门口时,院子里正乱成一锅粥——二十多个工人蹲在墙角抽烟,烟雾缭绕得像团灰雾,地上的烟蒂铺了薄薄一层,还有几个人扒着宿舍门口的栏杆,时不时朝着办公室的方向扯着嗓子喊。直到面包车的引擎声划破嘈杂,原本闹哄哄的院子瞬间静了下来,工人们齐刷刷地抬头,眼里的焦躁一下子被期待取代,像见了救星似的。

东子推开车门下车,深蓝色的防疫马甲在人群里格外醒目,防疫队员拎着设备紧随其后,消毒喷壶的塑料味隔着老远都能闻到。张经理三步并作两步迎上来,脸上堆着比哭还难看的笑:“东子书记,您可来了!快,赶紧让他们上车,我这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

东子扫了眼院子里的工人,没多余的话,抬手指了指防疫队员,语气冷得像冰:“先测体温、做消毒,体温超过37.3度的一律不准走,每辆车只能上三个人,都给我隔着座位坐,谁敢扎堆就取消资格!”

“哎!好!”张经理连忙应着,转身朝工人们喊,“大家别挤!先排队测体温,体温正常的就能上车回家了,都配合点,早测早走!”

工人们一听“回家”俩字,瞬间像打了鸡血,纷纷把烟屁股往地上一摁,用脚碾了碾,自觉地排起了歪歪扭扭的队伍。防疫队员拿着体温枪挨个点在工人额头上,“滴”的一声响后报出数字,另一个人则举着消毒喷壶,对着工人的行李和衣角细细喷洒,白色的雾珠落在布料上,留下一片片湿痕。有个穿迷彩服的工人急着上车,没等消毒就往车门方向冲,被东子一把拦住:“别急,消毒完再上。这不是走形式,是为了你的安全,也是为了全村人的安全,半点不能马虎!”

那工人愣了愣,脸上的急切褪去些,讪讪地退了回来,乖乖等着消毒。很快,第一批三个体温正常的工人拎着鼓鼓的行李袋,在防疫队员的指引下上了车,每个人都隔着两个座位坐好,双手局促地放在膝盖上,脸上是藏不住的激动。东子走到车旁,屈起手指敲了敲车窗,声音洪亮得能穿透玻璃:“路上不许摘口罩,不许开窗,到了家之后老实在家待着,做七天健康监测,有发烧、咳嗽的症状立刻给村里打电话,听见没?”

“听见了!谢谢东子书记!”车里的人连忙点头,眼眶都有些发红——他们在工地闷了半个多月,早就盼着回家了。

看着第一辆车缓缓驶离,车轮卷起地上的尘土,东子悄悄松了口气,转头对张经理说:“剩下的人你盯紧点,让他们按顺序排好,别再扎堆。每送完一批,车回来先消毒,消完再拉下一批。记住,消毒必须喷够三分钟,别敷衍了事!”

“哎!我知道了!东子书记,太谢谢您了!”张经理感激地搓着手,掌心的汗都蹭在了裤腿上,“要是再不让他们走,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收场了,说不定明天就得跟他们一起闹!”

东子摆了摆手,目光扫过排队的工人,语气软了些:“这都是应该的。特殊时期,大家都不容易,只要能平平安安把他们送回家,比啥都强。”

太阳渐渐西斜,金色的余晖把工地宿舍的影子拉得老长,洒在院子里的水泥地上,泛着暖融融的光。一辆辆面包车往返于柳溪村和工人的家乡之间,每一趟都载着消毒水的清冽气味,也载着工人们回家的迫切希望。东子站在院子里,看着最后一辆车的尾灯消失在路口的拐角,才掏出手机给许前进打了电话,声音里带着卸下重担的轻快:“前进哥,最后一批工人送走了,每辆车都消了三遍毒,工人体温全正常,登记的信息也都齐了。”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舒展的叹息,语气里带着欣慰:“好,辛苦你了。后续记得跟工人家乡的村委会对接下,确认他们都安全到家,让那边帮忙盯着隔离情况,每天报次体温,千万别出岔子。”

“放心吧前进哥,我这就挨个打电话对接。”东子挂了电话,抬头看向天边的晚霞,橘红色的霞光铺在天上,温柔得不像话。他心里踏实了不少——又一块防疫的石头落了地,只要大家都攥紧拳头往前冲,肯定能守住柳溪村的平安。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