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摸鱼:糟糕,摸到核潜艇了 > 第431章 就不能换个老师听听吗

第431章 就不能换个老师听听吗(1/2)

目录

项目组的工作日常就是如此,说到底也只是万千工作中的一种,枯燥、乏味,咖啡豆批发。

唐冰从燕京回来,给宁川买了一个大号流氓兔玩偶。

好巧,宁川给唐冰买的星之卡比抱枕也套着塑料袋在唐冰的工位里窝着了。

这一下办公室的玩偶数量爆表了。

主要是个头都很大,放在哪里都很占地方。

最后为了秉持一视同仁的态度,宁川找了块塑料布铺在办公室角落,让他们通通去角落里坐着,监督他们工作。

高原把星务计算机的封盖打开后,宁川怕湿度等条件对芯片造成损坏,所以拿去实验室做了电子显微镜扫描之后又重新镀了膜存放。

陆晨拿着扫描后的结果回美术馆去跟丁砚研究加密熔丝的断路了,有些锁死的线路,可能需要用聚焦离子束才能剥离。

因为设备过于昂贵,机会也只有一次,这过程不亚于拆弹。

宁川已经有三四天没见过陆晨了。

至于他自己,宁川的实验验证阶段已经进入尾声,实验期间确实因为材料问题做过一些修改。

不过余出的重量差恰恰好卡在了上报的材料误差里,所以便不用修改了。

宁川这一套系统的三轴姿控精度达到了0.0025度,稳定度达到了0.004度每秒,成像期间的姿态角速度在0.001度每秒内。

那么支撑卫星几何校正后的分辨率精度大概在0.5米,远超国际顶尖水平。

如果再调试一下这套系统,有潜力把数据做到0.3米甚至0.1米级。

不过很明显宁川他现在懒得弄了,早早收工开始在实验室乱晃。

现在无论他走到哪儿都能理直气壮地给人"一杵子",顺带催一句"快点"。

毕竟整个组里,从上到下,无论是工作速度还是最终成果,跟宁川比都差得太远了。

大家是不敢怒也不敢言,生怕宁川突然一笑,扯出自己一百八十个工作中的缺点。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真就这么大?一个人做八个人的工作,竟然还能做得更快更好?

宁川现在就是项目组恶霸,每天出征到不同的分系统组别去欺负研究员。

唐冰能理解,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区别这就是这么大。

科学的道路永无止境,但肉体凡胎却是有极限的。

版本有优化,人才也有迭代,未来的科研人员会越来越厉害,他们会站在前人肩膀上做出更伟大的成果。

这是自然的规律。

宁川现在年轻力强,脑子正是最发达的时候,当代来讲,能跟他相比拟的几乎没有。

但再过几十年,谁知道会不会有另一个年轻人像宁川一样这么欠欠的捅他后腰说“快点”呢?

当然,宁川虽然皮,但是下手有分寸,他杵得都是学校里跟他关系要好些、年纪跟他差不了太多的年轻老师。

尤其是他们自己航院的老师。

梁迁那小孩挺能干,专业知识过硬,见识也广,业务能力挺突出的。

但要是不知道的突然过来一看,还以为是院里给宁川分的保姆呢,就差把宁川骑头上扛着了。

到底是有什么把柄在宁川手里,那小东西有什么好怕的?

当然比起害怕,更多是对宁川的照顾吧,他毕竟岁数很小。

只是为了不让项目组里的研究员们道心尽毁,唐冰把宁川赶回学校了。

反正他的工作暂时都已经完成了,那就不需要他了,总装的时候再来吧。

不是说等宁川要装的时候来装,是说等卫星零件变卫星的时候再来。

可以吧。

唐冰把宁川的外套电脑都塞好,甚至还给宁川买了兜子零食,让他抱着自己的星之卡比抱枕。

“行了,赶紧回去吧,有事打电话。”人就尽量少过来了。

宁川呆呆点头,“哦,那我回家休息几天。”

“多休息几天,没事的。”

宁川:“……要不我还是不回去了。”

唐冰打开驾驶座车门,就差把宁川塞进去了。

“快进去,一会儿走完晚了该赶不上午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