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 > 第344章 芦舟秘途

第344章 芦舟秘途(2/2)

目录

比目鱼的第十三道环纹在那天正午显现。萧凡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环纹中心有个极小的芦苇图案,图案的根须处缠着根细如发丝的红线,红线的材质与蓝印花布的纤维相同。“是芦舟的航线图。”他把环纹图像与海图重叠,“这些红线是船走的水路,芦苇图案是起点,十三道环纹是十三段航程。”这时,培养皿里的盐稻根须突然朝着芦苇荡的方向生长,根须上凝结的盐晶,正好拼出“归”字。

老张在“留种处”挖出了惊喜。那是片被十三丛芦苇环绕的洼地,洼地中心埋着个陶瓮,瓮口用芦苇绒密封,里面装着满满的盐稻种,种粒上的红斑比新收的更鲜艳,像被红盐腌过。瓮底铺着的红盐砖,刻着的“崇祯十七年冬”,正是十三号芦舟失踪的时间。“不是失踪,是藏种。”他捧着稻种,“这些船没去邻县,是把种子藏回了土里,怕兵荒马乱时断了根。”

芦苇荡的雾在午后散去。十三艘芦舟泊在洼地边,船身开始变得透明,船舱里的稻种自动飞出,落进徐老人挖好的泥坑里。萧凡注意到,种子落下的位置,恰好与比目鱼尾十三道环纹的节点对应,形成个圆形的阵,阵中心的红盐砖遇潮融化,在地面画出个“种”字,字的笔画里,竟嵌着细小的芦苇绒。

小女孩的玻璃罐在那天有了新变化。罐里的幼鱼已经长出十三道环纹,环纹的间距与芦舟的长度完全一致。她把罐子举到阳光下,罐壁上的盐霜突然剥落,在桌面上拼出片芦苇荡的图案,荡中十三艘小船正在播种,船后跟着群比目鱼,鱼尾的环纹在水面画出红色的航线。“它们在回家。”女孩指着图案,“老师说,种子回家了,船就不用再走了。”

萧凡站在洼地边,看着新播的盐稻种在泥里发芽。十三艘芦舟的身影渐渐淡去,船身的芦苇秆融入周围的芦苇荡,只有船头的盐晶穗留在原地,变成十三丛新的芦苇,秆上的盐晶在阳光下闪烁,像在诉说归途的故事。他突然明白,这些芦舟从来不是真的船,是盐工们用思念和盐晶造的念想,是守护种子的约定。

比目鱼的第十四道环纹在当晚显现。这次的环纹是淡金色的,像用芦舟的金光画成,环纹的间距与新播稻种的行距完全一致。萧凡把环纹图像存档时,发现电脑屏幕的反光里,芦苇荡的新苗正在风中摆动,苗尖的红色连成线,像在续写那首潮信歌,歌词里藏着芦舟的归途,藏着种子的新家,藏着这片海与土地的又一个约定。

潮水退去时,洼地的泥地上,留下了芦舟的船辙、盐稻的新芽、比目鱼的尾印,还有女孩用盐粒画的小船。这些痕迹交叠在一起,在月光下拼出个“归”字,像在告诉所有等待的人:种子归了家,船归了荡,记忆归了潮信,在芦苇荡的风声里,永远不会迷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