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 > 第455章 滩涂

第455章 滩涂(2/2)

目录

回到科考站后,队员们立刻分成两组:一组跟着罗教授在产卵滩上搭建人工遮阳棚,铺设隔热沙层,调节沙温,同时在产卵区周围设置防护栏,防止垃圾被海浪冲到产卵坑附近;另一组跟着索菲亚前往附近的渔村和港口,宣传绿蠵龟保护知识,回收废弃渔网与塑料垃圾,同时和渔民达成协议,让他们在捕鱼后将渔网带回港口处理,不再随意丢弃。

搭建遮阳棚时,队员们遇到了不少困难。沙滩上的风很大,遮阳棚很容易被吹倒,他们只能用钢管将棚子固定在沙地里,再用沙袋压住边缘;有的区域沙层较薄,需要从其他地方运来适宜的沙子,铺设在产卵区,增加沙层厚度,保持温度稳定。“这些遮阳棚能有效降低沙温,”罗教授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我们还在棚子周围种了一些耐盐的草本植物,既能固沙,也能为小龟提供隐蔽的通道,帮助它们爬向大海。”

与此同时,索菲亚带领的回收组也有了收获。在附近的“佩德罗”渔村,他们说服了三十多位渔民加入垃圾回收计划,渔民们承诺不再丢弃渔网和塑料垃圾,还主动帮忙清理海滩上的废弃渔具。“以前我们不知道这些垃圾会伤害绿蠵龟,”一位老渔民握着索菲亚的手说,“现在知道了,我们肯定会帮忙保护它们,这些龟在海里活了几十年,都是我们的老邻居了。”

一周后,人工遮阳棚和防护栏全部搭建完成。红外相机拍到老壳再次来到产卵滩,在防护栏内的产卵区顺利产了第二窝卵,而之前产的第一窝卵,已经有了孵化的迹象,沙面上偶尔会出现轻微的凸起。更让人惊喜的是,另一只母龟也来到了清理后的沙滩,在遮阳棚下挖了产卵坑,这是今年以来第二只成功产卵的母龟。“这说明我们的保护措施有效果了,”罗教授看着相机里的画面,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只要我们继续清理垃圾、调节沙温,今年应该能有更多的龟蛋顺利孵化。”

离开哥斯达黎加的前一天,萧凡和索菲亚一起去查看老壳的产卵坑。沙面上已经出现了不少细小的孔洞,偶尔能听到蛋壳破裂的轻微声响,再过几天,小龟就能破壳而出了。“等小龟爬出来,我们会在沙滩上清理出一条通往大海的通道,帮它们避开垃圾,”索菲亚笑着说,“我们还和当地政府达成了协议,将托尔图加滩划为绿蠵龟保护区,禁止渔民在产卵季进入滩涂,同时加大对油污泄漏和垃圾倾倒的处罚力度。”

萧凡拿出笔记本,在最新一页画了幅托尔图加滩的画:洁白的沙滩上,老壳趴在产卵区产卵,遮阳棚下的沙地里,小龟正破壳而出,科考队员们在清理垃圾,索菲亚在给渔民讲解保护知识。旁边写着:“每一片被污染的滩涂,都渴望着洁净;每一次对绿蠵龟的守护,都是与海洋的重生之约。”

第二天清晨,“探索号”准备驶离利蒙港。罗教授、索菲亚和当地渔民都来送行,索菲亚给萧凡送了一个用贝壳雕刻的绿蠵龟挂件,挂件上的小龟正爬向大海,贝壳的纹路在阳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这是用海滩上捡的贝壳刻的,希望你下次来的时候,能看到整片滩涂上都是爬向大海的小龟,看到托尔图加滩重新变得洁白干净。”

萧凡接过挂件,郑重地挂在背包上,和之前的十一个挂件排在一起。他站在甲板上,挥手向众人告别,直到他们的身影变成远处海岸线的小点。林夏走到他身边,递来一份新的资料:“下一站,澳大利亚大堡礁。科考站的张教授说,那里的珊瑚礁白化情况越来越严重,热带鱼的数量减少了很多,海龟的食物来源也受到了影响,我们得去看看。”

萧凡接过资料,照片上的大堡礁一片惨白,原本色彩斑斓的珊瑚礁失去了生机,几只海龟在白化的珊瑚间徘徊,找不到可以觅食的海藻。“走吧,”他对林夏说,“去赴下一场与生命的约定。”

“探索号”的汽笛声响起,缓缓驶离利蒙港。阳光洒在海面上,泛着金色的波光,远处的托尔图加滩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像是在向他们告别,也像是在等待着重逢。萧凡摸了摸背包上的十二个挂件,每一个都承载着一段守护的记忆——从加里曼丹的红毛猩猩到苏门答腊的老虎,从南极的企鹅到哥斯达黎加的绿蠵龟,每一次守护,都是与地球的承诺。他知道,这场旅程永远不会结束,只要还有生命在呼唤,他们就会带着希望,继续走向下一片需要守护的土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