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 > 第485章 蜂站与茶香的回响

第485章 蜂站与茶香的回响(2/2)

目录

大家各执己见,讨论了半天也没个结果。萧凡突然说:“我在平台上做了个调研,有两百多人表示愿意买生态石斛茶,其中大部分人能接受的价格是一百到一百五十块,而且他们更在意包装是否环保。”他打开平板,展示着调研数据:“咱们可以定价一百二十块一斤,包装用雨林里的落叶压制纸盒,再让孩子们画点蜜蜂和石斛的图案,既环保又有特色。”

村民们看着数据,又看了看孩子们画的图案,渐渐达成了共识。阿杰主动提出:“我认识一家做环保包装的厂家,能以成本价帮咱们做纸盒。”叶知澜则联系了之前的省林业厅工作人员,把石斛茶寄了过去,请对方帮忙宣传。

几天后,林业厅的工作人员传来了好消息:“这石斛茶味道很好,我已经推荐给了身边的朋友,他们都想购买。”第一个订单来自一位上海的游客,对方在备注里写着:“看到平台上的雨林故事,很想支持你们的保护工作。”

就在石斛茶卖得如火如荼时,叶知澜提议举办“雨林开放日”,邀请更多人来参观。“咱们可以让游客看看蜜蜂保护站,尝尝石斛茶,再带他们体验采摘野菜,让大家更了解雨林生态。”她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可开放日的报名情况却超出了预期——原本计划接待20人,结果报名的有50多人。“守护站太小了,根本容不下这么多人。”阿凯皱着眉头说,“而且万一游客摘石斛花、踩坏植被可咋办?”

阿杰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咱们可以搞‘线上云参观’,让无法到场的游客通过平台看红外相机的实时画面,我再带着大家直播讲解蜜蜂保护站。”叶知澜则设计了“生态体验路线”,只开放指定的步道,还给每个游客发了一个“环保手环”,离开时必须带回一袋垃圾才能兑换纪念品。

开放日当天,守护站热闹非凡。第一批游客跟着叶知澜参观蜜蜂保护站,阿明当起了小讲解员:“大家看,这是我们的蜜蜂,它们正在采油菜花的蜜,还会帮石斛结果呢。”游客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拿出手机拍照。

线上直播也很火爆,阿杰带着镜头走进雨林,给大家看红外相机拍到的穿山甲和松鼠。“这是我们的‘雨林故事’板块,里面有村民和孩子们记录的动植物照片。”阿杰指着平板上的平台页面,“大家要是喜欢,可以购买我们的石斛茶,每卖出一斤,就会捐一块钱用于雨林保护。”

开放日结束时,一位来自北京的游客把带来的种子交给叶知澜:“这是我从老家带来的本土植物种子,希望能为雨林出点力。”孩子们立刻围了过来,和游客一起把种子种在了保护站旁边的空地上。

夕阳西下,大家坐在守护站的院子里,喝着石斛茶,看着刚种下的种子。“没想到咱们的蜜蜂保护站和石斛茶能吸引这么多人关注。”老周感慨地说。叶知澜笑着点头:“这只是个开始,以后会有更多人加入咱们的雨林守护队伍。”

萧凡打开平板,看着“雨林观测平台”上的新留言——有游客说“下次还要来参加开放日”,有网友留言“已经下单了石斛茶,支持你们的工作”。他转头对叶知澜和阿杰说:“咱们下个月可以再搞一次‘蜜蜂科普周’,让更多人了解本土蜜蜂的重要性。”

夜色渐深,守护站的灯光亮了起来,蜜蜂保护站里传来轻轻的“嗡嗡”声,像是在和大家一起庆祝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叶知澜知道,雨林守护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让这片雨林永远充满蜂鸣与茶香,永远生机勃勃。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