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货郎(2/2)
青禾抱着七弦琴坐在源碑旁,弹起“寻根曲”。弦音沉缓,像水流过石缝,引得山坳里的山风都慢了些,兰草的叶子轻轻晃,像在跟着回忆点头。寻古老先生听得眼亮,说:“这曲子能让根发痒,想往深里扎。”
小弹和小石头用荧光石在源碑周围拼了个小小的牡丹,夜里会发光,“给源头开朵不谢的花,”小弹拍着手上的灰说,小石头则把育苗人的名字刻在竹片上,系在灵果树枝上,“让名字跟着花结果,续下去。”
傍晚时,寻古老先生要走了,留下本《山川记》,里面记着各地的源头故事,“把你们的源写进去,”他在书里夹了片源碑旁的兰草叶,“让根连得更远。”货郎则挑着绣了名字的“万家春”布往城里走,布面在夕阳里泛着柔光,像把根的暖往远处带。
夜风带着兰草的香,吹得源碑的荧光石亮得更柔。灵果树的叶影在银牌上晃,像根须在银上画痕;山坳里的源碑静静站着,名字在月光下泛着青石的冷,却裹着兰草的暖;先生在灯下给《山川记》题跋,写的是“根在,则魂在”,字尾盖了个小小的“根”字印。
林欢站在源碑前,看着兰草在风里弯下腰,忽然说:“所谓根,不是让人困在原地,是知道自己从哪扎的土,才敢往陌生的地方伸枝,像这兰草,守着源,却把香送得老远。咱们记着育苗人的名字,不是为了回头看,是为了往前走时,知道自己带着谁的盼,揣着谁的暖。”
明天的太阳升起时,源碑旁的兰草会再抽出片新叶,灵果树枝上的名字竹片会再晃得欢,而那方牡丹章,会在晨光里等着,给每个扎得更深的根盖印,让万家圃的源,在根的滋养里,在脉的流淌里,永远鲜活,永远温暖,把故事往更远的地方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