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突围与火种(2/2)
他的声音虽然低沉,但却透着一股坚定。
“嗯。”石敢轻轻应了一声。
地窖里虽然阴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霉味,但却异常安静,这种安静给人一种莫名的安全感。
两人靠着墙壁,不知不觉地睡了过去,连日来的奔波和惊吓,让他们的身心都疲惫到了极点。
第二天清晨,桑明川被一阵轻微的响动惊醒,那响动就像一根细针扎在他的神经上。
他警惕地竖起耳朵,听到柴房里传来扫地的声音,那扫帚划过地面发出的“沙沙”声在清晨格外清晰。
有人!
他立刻推醒石敢,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示意他不要发出声音,然后小心翼翼地挪到地窖入口,透过木板的缝隙向上望去。
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正拿着扫帚在打扫院子里的杂草,他的动作迟缓,神情落寞,看他的穿着打扮,应该是个汉人老农,身上穿着粗布衣服,脚上是一双旧布鞋。
桑明川心中一动,犹豫了片刻,轻轻将木板推开一条缝,低声道:“老丈,晚辈无意打扰,只是避难至此,还望老丈行个方便。”
老者被吓了一跳,猛地转过身,看到地窖入口的缝隙和里面隐约的人影,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像一张白纸一样。
但他很快镇定下来,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然后快步走到地窖入口旁,压低声音道:“你们……你们是昨晚被鲜卑兵追杀的人?”
桑明川点点头:“正是。我们是逃难的流民,不知为何惹上了他们。还请老丈不要声张。”
老者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同情,也有担忧。
他沉默了片刻,叹了口气:“唉,这年头,哪有什么道理可讲。你们出来吧,趁现在外面还没人。”
桑明川有些意外,但还是迅速掀开木板,带着石敢爬了出来。
老者看着他们,尤其是看到石敢受伤的腿,眼神更加复杂:“你们……是冉王的人?”
桑明川心中一凛,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只是看着老者,静观其变。
老者苦笑一声:“罢了,不管你们是谁,都是可怜人。我这把老骨头,也没什么好怕的了。我儿子当年,就是跟着冉王打仗死的……”
提到冉王,老者的眼中闪过一丝崇敬和悲伤,那种情感深沉而真挚。
桑明川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老者是同情他们的。
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对着老者深深一揖:“多谢老丈仗义相助。”
“快别这么说。”老者急忙摆着手,脸上满是焦急的神色:“鲜卑兵说不定还会再次前来搜查,你们可不能在这里久留啊。我知道一个能够出城的地方,可以避开城门那些守卫的盘查。”
“真的?”桑明川又惊又喜,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
老者缓缓地点点头,神情认真而笃定:“后院的墙外面,有一条排水沟,这条排水沟是连接着城外护城河的。那排水沟并不深,你们完全可以从那里钻出去。只是……里面可能会有些脏。”
“无妨,无妨!”桑明川赶忙回应道,语气中带着无比的坚定:“只要能够顺利出城,再脏也是没有关系的!”
老者领着他们来到了后院,指着一处低矮的院墙说道:“翻过这道墙就是排水沟了。我这里还有一些干粮,你们带上吧。”
说着,他走进屋里,拿出一个布包,布包里面装着几个窝头和一小袋糙米。
桑明川接过布包,心中满是感激之情,这种感激几乎难以用言语表达:“老丈的大恩大德,晚辈没齿难忘。不知道老丈您尊姓大名,日后若有机会,我定当报答您的恩情。”
老者摆了摆手,态度谦和而又淡然:“报答就不必了。我只是盼望着,天下能够早日恢复太平,汉人能够不再遭受这样的苦难。你们……多保重吧。”
桑明川郑重其事地对着老者磕了一个头,石敢也紧跟着跪下磕头。
“走吧。”桑明川拉起石敢,不再有一丝犹豫,翻过墙头,跳进了那条散发着恶臭气味的排水沟。
排水沟果然如老者所说,不深,只到膝盖的位置,里面满是污泥浊水。
两人顾不上那扑鼻而来的腥臭味,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城外的方向慢慢挪动着。
终于,在穿过一段黑暗而又狭窄的通道之后,他们看到了前方的光亮。
那是排水沟的出口,与城外的护城河相连通的地方。
爬出排水沟的时候,两人的身上已经沾满了污泥,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但当他们呼吸到城外清新的空气,看到远处连绵起伏的青山时,心中都不由自主地涌起了一股劫后余生的喜悦之情。
他们回头望了一眼东阿县城的方向,那个让他们经历了生死考验的地方,现在已经远远地被抛在了身后。
“我们走。”桑明川拍了拍石敢的肩膀,眼神重新变得坚毅起来。
前路依旧充满了未知和危险,但是他们毕竟活下来了。
只要活着,就始终会有希望存在。
两人互相搀扶着,朝着青州的方向,一步步艰难而又坚定地走去。
阳光洒在他们的身上,仿佛为他们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他们的身影在这广袤的大地上看起来是如此的渺小,却又蕴含着一股不屈的力量,在这乱世之中,顽强地向前延伸,向着充满希望的地方前进。
离开东阿县之后,桑明川与石敢便一路朝着东方前行。
为了躲避可能存在的危险,他们刻意避开了所有的城镇,专门选择那些荒无人烟的野外道路行走。
他们身上的污泥此时倒成了极好的伪装,二人就像两条泥鳅一般,在这乱世的夹缝里艰难地穿行着。
布包里的干粮很快就要消耗殆尽了,桑明川不得不又一次依靠随身世界来获取食物。
果子那清甜的味道以及泉水的甘洌滋味,成为了支撑着他们两人继续前行的重要力量。
石敢的腿伤在桑明川的精心照料以及泉水的滋养下,恢复的速度越来越快,现在已经能够正常行走了,只是还无法进行长途的奔袭。
这一日午后时分,两人翻过了一个山梁,远远地就看到山脚下聚集着一片低矮的窝棚,那里炊烟袅袅升起,隐约之间还能听到人的声音。
“桑明川大哥,那边好像有人呢。”石敢指着那些窝棚说道,他的眼中既有警惕又有渴望。
他警惕的是那里可能存在未知的危险,而渴望的是或许能够在那边找到一些食物。
桑明川眯起眼睛仔细观察了一会儿,然后说:“看这个规模,像是一个流民聚集的地方。”
在这乱世之中,战火四处纷飞,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往往会自发地聚集起来,形成这样临时的村落,大家抱团取暖,共同抵御风险。
“我们要不要过去看看呢?”石敢询问道。
桑明川沉思了片刻,回答说:“去吧。我们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青州方向的情况,而且,我们总不能一直靠着野果来维持生活呀。”
他叮嘱道:“到了那个地方之后,要少说话,多观察。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冲动行事。”
于是,两人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狼狈,随后便朝着山脚下的窝棚区走去。
越靠近窝棚区,空气中的气味就越发复杂起来,有烟火的气息,有汗臭的味道,还有一种难以用言语形容的酸腐气味。
走近之后才发现,这里的景象比想象中的还要破败。
所谓的“窝棚”,大多数是用茅草、树枝和泥土搭建而成的,十分低矮简陋,风一吹就摇摇欲坠。
流民们一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眼神麻木地或坐或卧在窝棚的周围。
有的人在翻找着能吃的野菜,有的则只是呆呆地望着天空,仿佛已经失去了所有的希望。
几个面有菜色的孩子,好奇地打量着桑明川和石敢,眼神中带着一丝怯意。
当桑明川和石敢到来的时候,一些流民抬起头,目光中带着警惕和审视,就像一群受惊的野兽一样。
桑明川尽量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温和一些,他对着一个坐在窝棚门口的老者拱了拱手,用生涩的古文问道:“老丈,我们是过路的流民,想在此歇歇脚,不知可否?”
老者用浑浊的眼睛打量了他们许久,才缓缓地点了点头,声音沙哑地说道:“都是苦命的人,歇脚就歇脚吧,只是……没有什么东西能招待你们的。”
“多谢老丈。”桑明川道谢道。
两人找了个相对空旷的角落坐下,石敢忍不住低声问道:“桑明川大哥,他们看起来好可怜啊。”
桑明川的心中也有些沉重,他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这就是乱世中的底层百姓,他们没有反抗的力量,只能像蝼蚁一样,在苦难中挣扎求生。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的汉子走了过来,他看起来三十多岁的样子,虽然也面带饥色,但是眼神却很锐利,身上带着一股悍勇之气。
他身后还跟着几个精壮的汉子,显然在这个流民聚集地有些威望。
“你们是从哪里来的?”汉子开口问道,声音洪亮,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