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 > 第495章 澜图万里

第495章 澜图万里(1/2)

目录

秋风未尽,洛阳依旧笼罩在晨曦之下。自澜台新制颁布以来,时光流转,帝国的政权逐渐稳固,吕布与群臣共同设计的铁血制度在这片大地上生根发芽。然而,在这片看似祥和的盛世背后,潜藏着一丝未曾觉察的裂痕。吕布知晓,真正的帝国之治并非一日之功,亦非一纸法令能维持,而是需要各方力量的平衡与时刻的警觉。如今,澜台已成根基,接下来的任务便是如何确保天下稳定,让每一块角落都能感受到中央的威压与公正。

在这一天,吕布亲自主持了重要的议事,调遣三支力量——澜卫、澜使与澜学,分别向各地派遣。三路巡视,涵盖帝国的边疆与内地,见证新法的实施与运行。这不仅是一次制度的传递,更是帝国意志的展现。

“文以立国,法以治世,兵以安疆。”吕布站在澜台高阶,俯瞰台下众臣,目光如火,威仪十足。“今天下各郡、州、府之地,皆需遵从澜制。若有违背,虽远必诛。”

随即,吕布指示,三支力量同时起程。澜卫将领张辽与赵云,率领禁军巡察东南、西北的边疆,确保军事防线稳固,顺便清除边地的旧族余党与地方叛乱分子;澜使则由陈宫亲自指挥,分为三路,巡查南方、北方与中原的民生与官府,确保新制法令的贯彻与地方官员的廉洁;澜学,由诸葛亮带领的学者和教育者组成,行进至各地学馆与乡村,确保澜台新学与新法的推广,督察各地官员的廉政与学子之德行。

这三路巡视,意味着新政的最终实施,几乎将吕布的权力深入到每一个细节之中,笼络了天下的每一片土地。然而,正是这一次广泛的巡视,揭开了帝国潜伏已久的新裂痕。

澜卫的力量最为直观,他们走遍了帝国的最远疆域,踏足了千里之外的边关,摧枯拉朽地压制着任何敢于反叛的势力。张辽在东南沿海将一处颇为强大的海盗集团铲除,赵云则深入西北,在几次与少数民族的冲突中,稳定了边防,确立了帝国的威严。可惜,澜卫所到之处,虽可压制叛乱,却也无可避免地带来了对地方豪族的压迫和对民众的威慑。有人开始心生恐惧,怀疑这份“安宁”背后隐藏着的血腥。尤其是在西北边陲,民间传言澜卫为求效率,不择手段,连些许细微的扰乱者也一并清除,百姓们时常听见街头巷尾传来的诉苦与悲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