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澜图万里(2/2)
另一方面,陈宫带领的澜使,进入各地民政与法务系统,清查官员贪污腐化,开始着手落实“澜政”的新法。然而,面对既有权力与习俗根深蒂固的官员,他们的工作并非顺利。尤其在一些地方,官员仍以地方豪族为后台,不甘屈服于新法,企图通过权谋、行贿等手段,扭曲政策,延缓改革。在北方的某个大郡,陈宫派出的调查员发现,许多县衙中依旧存在地方势力对税务的操控,甚至有官员联手豪族,将新法中的轻税条款篡改,收取百姓“额外”赋税。澜使调查员一番深查后,将部分官员及豪族公然送往洛阳,交由法庭审理。
在南方,澜学所到之地,反而出现了更加微妙的局面。许多学馆和书院内的师生,虽然表面上接受了新学与新法,但在心底,许多人对这种打破千年礼制的革新充满抗拒。特别是那些旧日的学者与世家出身的学子,心中始终存有对新政的疑虑与排斥。虽然澜学推动了新的学术体系与思想观念,但民间的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那些乡村学堂的先生,往往因受传统束缚,无法顺利传授新学,使得新政的推广在地方上显得艰难与缓慢。
随着三路巡视逐渐展开,帝国的裂痕开始暴露。吕布未曾料到,这一场完美的制度推行,竟然会引发如此深刻的民意反响与权力斗争。地方豪族、旧族残余与腐化的官僚,通过行贿、权谋甚至暴力的方式,与中央进行着隐形的较量。他们虽然一时未能撼动澜台的新秩序,但却在民间暗流涌动,挑动着一场隐秘的反抗风暴。
而此时,吕布依旧未察觉这些波澜,他依然高居澜台之上,指点江山,决策未来。他清楚地知道,澜台新制若要长治久安,必须要有更多的血与火来镇压这些潜伏的敌人。背后,隐约有一种力量正在慢慢升腾,那是一种反叛的力量,不仅仅来自地方的豪族,更来自某些忠诚的旧臣,他们对新政心存忌惮,怀疑这份“和平”是否真的能带来真正的长治久安。
此刻,吕布却并未感知这些即将爆发的风暴,他依旧在布置着澜台的伟大蓝图。而随着这些蓝图的铺开,帝国的裂痕逐渐扩展,埋下了未来纷争的种子。